与会人:图书馆(樊晓坤、龚小京、李高峰)
读者协会(读者交流中心成员)
记录人:邹丰恩(以下按照发言先后顺序记录整理,1分钟以下发言略)
于慧娟:习主席从小受到良好家风,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上山下乡期间一直坚持劳动,坚持自我磨练,坚持学习,带领人民打井,学习沼气技术,一心想要带领村民改变梁家河面貌。自己虽是北京知青,并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自称也是一个普通农民。在文革时期上大学不容易,他想放弃上大学的几会,可见他和村民之间培养了深厚的感情。7年的艰苦朴素生活为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徐桂贞:①习主席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习主席在知青岁月里,坚持读书学习和思考,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习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②敢做、敢担当的作风。习主席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③勇于创新的胆识。习主席,为了方便老百姓,开创很多都没有的事,比如: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魏云志:当习主席刚刚上任之际我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感觉。当村长来我家串门时,通过他们的聊天我了解到党的反腐工作,并且通过电视节目终于对习主席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当我拿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书使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人,与他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这书中的几个片段让我感触颇深。其中的“吃生猪肉”、“过跳蚤关”、让人印象深刻。通过此书更是让我明白十九大习主席提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领人民进入幸福生活的理想树立过程!
许明豪:看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认为习主席是一个坚强的、工作勤恳的、内心十分强大的人。他在父亲被打倒,自己被贴上“黑帮子弟”的标签时,还在勤勤恳恳的工作。如果说普通人是“正的”,他就是“负的”。但是他并没有被现实所打倒,继续努力工作,为自己证明,从这里可见他内心的强大。从最初的6工分到10工分,从啥也不会,到什么活都会干。因为成分不好,递交入团入党申请书也被驳回了好几次,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挡他,反而成了他的“垫脚石”。
其次,他还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为了方便老百姓,开创很多都没有的事,比如: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最后,他是一个敢做、敢担当的人。当习主席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何强:最初知道习主席是在前几年媒体宣传的“中国梦”到时候,刚开始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梦”,梦到底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中国梦:它不是一个人的,它是你的梦,他的梦,她的梦,我们的梦,一个梦、两个梦、十个梦、千千万万的梦,最后汇聚在一起就是中国梦。这个梦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梦,是考虑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以及后面的反腐败,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宏伟目标。再说说我看这本书的一些心得:(1)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文革时期:毛主席的一句话,给农村带来了福音,广大学生下乡、再教育。习大大也是知青当中的一员,并且是年龄较小(15岁)!待的时间较长(七年)!为老百姓做的贡献较大(脱穷致富、创新、实干)!
(2)没有戴有色眼睛、一视同仁粱家河有个“半憨憨”、村里人也担心他会和知青不好相处。习主席到了以后,对村民,对一起同来的知青都是一样一样地,甚至是“半憨憨”、他也不嫌弃,主动帮助他;以至于后面,“半憨憨”总是爱往习主席的窑洞钻,相处得很融洽。他也从来没有和村民有太大的矛盾,而且主动帮助村民化解矛盾、乐于助人,主动教粱家河村民文化,识字写字,村民都说:梁家河村的文化素质比其他村都要高。
(3)努力克服“水土不服”,并肩“克四关”。从繁华的大城市到经常受到饥饿的偏僻农村,心里多少有些难受。习主席努力和村民打成一片,相互帮助,以及遇到过四关:如跳蚤关、思想关…
(4)一心为民办事,努力建设梁家河,从刚开始知青们一个接着一个回到城里、工厂、当兵、学校,习主席因为父亲被扣帽子,被批斗,而影响了习主席前途,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思想彻底扭转过来,既然现实如此,那我不如好好静下来,做做实事。也因为村民的淳朴、村民的善良,保护了习主席。不为别的,专心为民服务,专心给老百姓做实事。知道做饭难、晚上没有亮、土里没有太多肥料,最初村民不相信,困难重重,做下去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梁家河相信这个后生。于是习主席作为观察团去四川绵阳取经,带来了沼气,给梁家河村,以及县里、市里、甚至省里带来了大福音。还有后面的无营利的缝补店、大铁店和为村民修的水井,打的防洪大坝(带来粮食的增产,肥沃的土地)……甚至村民的厕所等等;都是习主席一心一意为民办事的结果。
(5)努力提升文化自身软实力、为村民办“扫盲班”、与很多人交流思想,相互提升。记得习主席从大北京来到农村,两个不大的包、却特别沉,这是村民的第一印象,别的知青带了大包,多是衣服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在零碎的时间,经常看到才十五六岁的习主席捧着一本书、晚上做工回来,点上煤油灯,也因看书把鼻子都熏黑了的经历。可以看出:虽然当时资源及其匮乏,但是也阻挡不了习主席对知识的渴望。努力帮助村民,识知识懂文化,并且用文化交了许许多多的朋友。
程寿文:习主席在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乡村,他一视同仁,与乡亲们摸爬滚打。主动适应艰苦环境,不断改造自我!父亲被带黑帽子,他不受影响,以身作则,为乡亲们服务,一心一意为乡亲们考虑,将无私奉献作为追求!虽然说不同的时代磨砺不同的人,可现在的我们对现在的状况,可以说一直生活在懒惰之中,这值得我们深思。
樊晓坤馆长发言:
习近平同志,通过此书展现了他身上许多的特质,如朴素,虽然高干子弟出身,但是生活简朴,即使身着破烂简单都没关系;以身作则,为人民谋福利,开垦坝田,梯田,去弄水坝;为人民着想,办实事。去遥远的四川绵阳学习沼气技术,造福百姓。
龚小京老师发言:从自身的知青插队谈起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作为知青尤其感觉到自豪,书中的很多情节都有亲身经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锻造了一大批人,习主席的这段经历与他现在的治国理政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深刻理解他的知青岁月经历的人对于现在国家的政策方针就更能理解透彻、了解来龙去脉。应该要细读和多做深刻交流。
李高峰老师发言:
人,不应该过早的定位自己的人生,随着学习的深入、见识的增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是会发生变化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要接受现实、拥抱变化,本书描述的当时下乡知青的四种读书状态,深刻的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道理。不忘初心,不断学习,不管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应该像习主席学习,接受变化,不断学习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
读者协会
2018年4月12日
上一页:读者协会换届大会开始啦 |
下一页:读书沙龙2024年11月/第七次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